《红掌写生图》绘制步骤
一、正叶,用较粗的李氏勾线大蘸浓墨来勾勒,用笔要纯中锋,线条的起笔要以含有回锋的圆笔为主,收笔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回锋。总体来说,根部粗尖端细,这是总得原则。叶片的外轮廓的顿挫及断续变化,临摹时要仔细的观察,笔断意连的感觉要特别细心的去体会。
反叶及叶柄,都用小号的李氏勾线中墨勾勒,用笔要流畅,线条也要细腻空灵。
花头,基本用中墨勾勒,线条的粗细及浓淡,介乎于正反叶之间。
所有的物体,在勾勒的时候,脑海中一定要有空间概念。近粗,远细。近厚重,远空灵。
二、背景:先将纸张通刷一遍略带粉绿的青绿色(草绿加三绿加少许酞青蓝),左下部分可以趁湿的时候用青绿色多刷染几次。然后,在画面六成干的时候,用小书兼毫滴入饱和的清水。部分较小的水花,在笔中水分含量较少的情况下,采用敲击另一支笔杆也就是弹水法制作而成。因为,宣纸上做肌理效果容易渗化,所以,在花纹最好看的时候,用电吹风吹干画面就可以将合适的花纹保留下来。全部干透后,再用偏蓝的花青从画面的左下往右上大面积烘染。用淡粉黄色(藤黄加白色)从画面的右上往左下大面积烘染,营造出画面整体的冷暖变化。
叶片:正叶平涂青绿色(草绿加少许酞青蓝)。反叶及叶柄等平涂汁绿色(酞青蓝加藤黄加少许朱磦)。远近不同的叶片,平涂时要有一定的浓淡区分。
花头:正瓣平涂较浓的朱红色(朱磦加曙红)。反瓣平涂中等浓度的朱磦。远处的花瓣,用色稍淡,可以略加分染。花房部分平涂薄粉黄色。
三、正叶:淡花青从根部往尖端统染。色笔水分要充足,染色的水笔,最好采用较大的兼毫笔,这样能让颜色大面积的染开。因为叶片较大,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就要以叶筋为中心,将叶片分为左右两片来染。大部分时候,离我们远的那一半要采用染低法,而离我们近的这一半叶片要采用染高法。
反叶:从根部往尖端大面积统染草绿。
花茎:用淡草绿从中间往两边染淡,此谓“染高法”。
正瓣:多次统染淡曙红。反瓣:统染淡朱磦。
花房:用桔黄色(藤黄加朱磦)从上往下从左右往中间勒染。
四、正叶:用花青依据叶脉的起伏变化,从根部往外缘分染。叶筋左右的压盖关系一定要理解清楚。分染的时候不要过于琐碎,要注意和统染的所表现出来的明暗和谐统一。离叶筋较近的辅脉距离较近,分染明暗不是太方便,可以采用留水线的方法来区分色块。
反叶:用草绿继续分染,叶脉的左右都需要留虚虚的水线。染色是笔法要虚,水线千万不要留得太刻板。类似于两根叶脉之间采用了染高法的画法。
花茎:也用草绿分染,主要是染出前后压盖关系。尤其是花头及叶片对花茎的压盖关系也需要表现。
正瓣:用墨红色(曙红加稍许墨)分染暗部后,再用很淡的墨红色很饱和水分的点染出正瓣上的凹坑。点染的色块大小和疏密均要有变化,切勿呆板。
反瓣:用中等浓度的朱磦点染,笔法同正瓣。
花房:用中等浓度的桔黄色(藤黄加朱磦)细笔勒花房上的纹理。
所有的部分,染色时,均需要注意远近虚实的处理,表达出物体所处的不同空间。
五、正叶:用较重的墨青色(花青加墨)提染暗部,细叶脉的边缘要依据压盖关系留出一条较为清晰的水线。干后,再用淡墨青色将叶片的主筋左右再次统染。
反叶:依据叶片的空间和远景及老嫩的不同,分别在叶片的边缘部分罩染淡胭脂、薄四绿色(三绿加白色)及粉黄色(藤黄加白色),叶梗的右边,也勒染粉黄色。叶梗前后的空间及压盖关系,再次用草绿(藤黄加花青)细心的刻画,最暗处可以提染墨绿色(草绿加少许墨)。
花头:正瓣的根部提染和统染墨红色(曙红加稍许墨)。反瓣的根部提染淡赭色后再用淡朱磦罩染。正瓣和反瓣上的凹凸起伏结构部分,用小笔蘸但淡墨红和朱磦分别细心的提染。
花柱:先用桔黄色(藤黄加朱磦)从尖端往根部分染。接着,用勾线笔顺着花房的结构线凹进去的那一边,用淡朱磦复勒一次。再用浓白粉贴着线条的另外一边细笔复勾一遍。
六、背景:画面的左下部分,大面积罩染钴蓝色(酞青蓝加湖蓝加微量墨)。湖蓝不要加的太多,以免遮盖力过强。随后,画面的右上角部分,大面积罩染偏暖一点的粉黄色(鹅黄加白色)。画面的右下部分,大面积罩染薄三绿。画面的左上部分,大面积罩染薄青绿色(三绿加草绿加少许酞青蓝)。上述,所有的罩色均需要连带物体一期罩染,部分色泽过厚的时候,可以用清水笔将物体上的罩色略略吸除。
干后,用头绿从正叶的外缘往根部罩染,先薄后浓,不要一次性的用浓头绿分染,以免颜色不均匀。干后,可以稍稍的洗刷一下画面背景、花头及正反叶上面的浮色。
再等待干透后,用浓墨依据叶片的远近虚实将正叶的轮廓线及叶脉局部复勾。所有的反叶及叶梗等均用淡胭脂复勒。下方叶鞘的尖端,复勒的胭脂色稍浓,线条也稍粗。
反瓣:边缘提染薄白粉,并用淡墨复勾结构线。
正瓣:凹凸的结构继续用墨红色从近往远分染后,整体罩染薄曙红。干后用中墨复勾墨线模糊的地方。
花房:所有结构线的交接点,用浓粉紫色(曙红加酞青蓝加白粉)点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