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图页》绘制步骤
梅花用极细极淡的游丝描勾勒,用笔要轻盈,起笔收笔不要有明显的顿挫,花瓣的造型也要以圆形为主,花瓣最凸起的地方,不要人为的增加褶皱及凹凸变化,平滑处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花瓣的根部造型都很纤细,根部要和圆形的小花房仔细衔接,后方露出的花托结构也需要交代清楚。小花苞以及花蒂的生长结构要理解透彻。
老干:换用较粗的勾线笔如李氏衣纹之类的兼毫来勾勒。老干的用笔务必要注意粗细和顿挫变化。纸条的疤节和分叉,要仔细刻画。所有的枝干,用线,都是到了根部的方向会缓慢的变粗。细枝用笔多劲挺,老干用笔多曲折,造型以圆中带方的感觉为上。
竹叶:勾勒时笔速较快,外轮廓有些许的方折处理,不要过于圆润。细枝、叶柄、绒毛等精微处的刻画要仔细。小竹枝的勾线一定要有力度,不能孱弱。
背景:先用大号底纹笔将纸张整体的通刷一层很淡的赭石色(朱磦加墨加少许藤黄)底色。干后,用小书兼毫之类的中等大小的色笔空出花花头部分,将所有的背景连带老干和竹叶等继续平涂两次左右的底色。为了保证底色的匀净,不要一次过浓,应该用淡色多次平涂而成。
花头:正瓣平涂薄白粉,反瓣和花苞平涂中等偏淡的白粉。花蒂和托叶平涂偏黄一点的汁绿色(酞青蓝加藤黄加少许朱磦)。
老干:最粗的木本枝干部分平涂赭墨色(朱磦加少量墨)。较细的嫩枝,平涂中等偏淡的汁绿色。
竹叶:竹枝和叶柄、梗等平涂汁绿色。正叶平涂草绿(藤黄加花青)。到了叶尖和破碎边缘的地方用色要稍淡一些。
最后,将画面的色渣用大号底纹笔少许洗刷。包括背景和花头上的浮色都要处理一下。
背景:先将画面整体的刷一层很淡的清墨,降低画面的色彩纯度,去除火气。
梅花:用中等偏淡的白粉来统染正瓣,都是从瓣尖往根部统染。被反瓣或其他花头遮掩的部分颜色要变淡。所有的反瓣和花苞,都是浓白粉统染。反瓣最小的部分,可以直接平涂。花苞和近景较大的反瓣,有时候需要从四周往中间统染。白粉是工笔画中最难染的一种色彩,容易有笔痕或者白粉显得匠气。在罩染的白色干透以后,再将所有的梅花部分平涂一层清水,然后用羊毫笔将花头上的白粉较重的浮色略略洗刷。这样的花头才会既白且显得滋润。
竹叶:正叶用淡墨青色(花青加墨)从根部往尖端统染,中间留水线,但是不要有起伏凹凸变化,应该整体的给人的感觉是平整的叶片。竹枝的根部和节的部分略略勒染很淡的墨青色。反叶,用极淡的墨青水略加渲染。
梅干:嫩枝,勒染淡墨绿色(草绿加少许墨)。老干,皴染淡墨。要注意阴阳向背 。
花托:背面用偏土红一些的墨红色(大红加稍许墨青)来分染,正面,勒染淡草绿。花房的中间,点很淡的圆点,四周留水线。
背景:先用很淡的清墨,将画面整体通刷一遍,降低画面的色彩纯度并且顺便简单的洗刷浮色。如果墨色的浓度感觉不够暗,可以等待干透后,调换一下纸张的方向再次刷一遍,不要一次性用浓色。干后,在画面的右下角也就是竹枝和梅干出枝处用淡墨继续小面积的烘染背景,营造光影效果。
花头:正瓣的瓣尖依据明暗变化局部用薄白粉补充提染。萼片的正面平涂薄三绿。正瓣的根部小面积的分染淡褐色(赭石加墨)。萼片的反面,提染暗红色(大红加墨)。
梅干:细枝部分用小笔蘸淡墨多次勒染,最细的尖端,用色要浓重一些。中等粗细的梅枝和老干,用中等大小的兼毫笔蘸浓淡有别的墨色皴染,以染为主,枝干的质感上要表现的枯中带润。所有的疤节等凸起处,都需要细心的空出。
竹叶:用墨青色(花青加墨)从竹叶根部往尖端分染,干后,再用偏蓝的墨色整体的从根部往尖端找人那。破损的竹叶尖端,略略的罩染赭色。反叶和细致的亮部,提染薄四绿色(三绿加白色)。
背景:纸张用清水整体湿润后,画面的四角,略略的烘染淡墨,造成暗角的效果,古味更足。并且顺带将画面的浮色进一步洗刷,空白部分都可以略略洗出纸白。
梅干:细枝部分,用重墨复勾模糊的墨线,中等粗细的枝干,则需要有选择的复勾,并且枝干的阴面部分用线要稍粗重。而老干的部分,主要是疤节和老干的阴面,以及分叉部分都需要重点的复勾。远景部分用线要虚淡。千万不要千篇一律的全局复勾,避免呆板。最粗的老干如果明暗比较含混,可以再次补充下皴擦。最后,用浓淡有别的墨色,粗笔点苔,用笔要活泼,墨色要多变。
梅花:萼片的正面,继续用淡墨绿色(草绿加少许墨)复勒一下遮掩关系。萼片的反面,用淡绛红色(朱磦加墨加胭脂)复勒。在花房的四周,浓白粉勾圈,然后浓白粉勾花丝和雌蕊。最红,用浓粉黄色(藤黄加白色)立粉法点蕊。
竹叶:叶尖往根部大面积罩染淡褐色(赭石加墨),随后用重墨将模糊的墨线局部复勾。破损的叶尖部分,用淡褐色粗笔勾勒一些叶脉。所有小细枝和叶柄的尖端,都用淡赭色复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