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醉杨妃》绘制步骤
花头用淡墨勾勒,线条要纤细,花瓣的边缘用线一定要婉转多变。花瓣中间的结构线,特别是一些比较长的线条,勾勒时务必要注意线条两端或中间部位的粗细变化及转折顿挫。勾线时笔速较快,线条的流畅度非常重要。
叶片部分主要是才用较长的折芦描勾勒,主筋部分的转折以方笔为主,外缘的线条尤其是叶尖较为圆润。中远景的叶片和嫩叶墨色要略淡。
叶梗和叶柄都送铁线描中墨勾勒,叶梗为三根平行线组成,中间的线条和边缘的两根线条相比要纤细很多。嫩叶和托叶的造型和老叶相比,要更加灵巧。
背景:用三绿加少量的墨调和成灰绿色,空出所有的物体,仅仅将背景厚涂五次左右,每次平涂都必须要非常的精细,不要碰到墨线,也不要留出纸白。画面完全干透后,用底纹笔蘸大量的清水将底色上的色渣、笔痕、胶液等轻轻洗刷干净。中间如果有底色污染到物体上,可以趁湿用餐巾纸将浊色吸除即可。
花头:平涂很薄的冷粉红色(胭脂加白粉)。随后用淡胭脂从花头的下方往上大面积统染。
正叶:平涂青灰色(花青加少许墨加白色)底色。
反叶、托叶、梗:平涂中等偏淡的汁绿色(酞青蓝加藤黄加少许朱磦)。
嫩叶:平涂薄三青底色。
正叶:用墨青色(花青加墨)将叶片的正面大面积统染,最重要的不是初学者所理解的根部深尖端浅,而是叶片本身的压盖关系以及一组叶片在画面中所处于的层次问题。底层的叶片要多染几次,叶片相互遮掩所形成的夹角处用色也要稍重。
反叶:用极淡的偏蓝一点的花青统染反叶,因为色彩混合的缘故,所以形成类似绿色统染的视觉效果。
嫩叶:用三青统染根部。
花头:先用偏冷的曙红色(曙红加入少许花青)从花头的下方往上方大面积统染,但是边缘不要处理的完全一致,部分的花瓣边缘可以稍亮。随后,用很清澈的赭红色(赭石加曙红)从花瓣的根部往边缘大面积的统染,花房的四周,用色稍重。
正叶:用略有遮盖力的蓝色(头青加少许花青)分染叶片的正面,但是不是所有的叶筋左右都需要留水线,比如底层的叶片几乎都是统染,而普通的叶片也只是分染最中间的那根主筋的左右,最上层的叶片才需要每根叶筋的左右都表现出结构变化。中远景用色稍淡,底层的和大夹角的位置用色要重。
反叶:继续用淡蓝色从根部往边缘分染,主筋的阳面留水线。
嫩叶:蓝色统染根部。比上一个步骤略略加重即可。
花头:花瓣的根部大面积统染赭石色。反瓣的上色面积要比正瓣小一些。其中最前方的那一片反瓣,要留出光带,采用斡染法处理。外围细碎的花瓣和翻边等,不需要过重的刻画。
正叶:整体罩染蓝灰色(墨青色加入白粉)。叶尖染淡。
反叶:从叶尖往根部平涂中等浓度的三绿到叶片整体长度的五分之四左右时,用水笔往根部染淡,要将颜色一直拖染到最根部,色阶的过渡要顺滑。
嫩叶:整体平涂淡头绿。
花头:依据花瓣的结构变化,提染中等浓度的白粉。不要将所有的边缘都提染白粉,而是要根据后期的着色需要有选择的提染。主要是提染上半部分的花瓣,下方红色的花瓣几乎不怎么提染。花瓣的最暗部,小面积提染较为清澈的褐色(赭石加墨)。梗的侧面和反叶一样,勒染三绿。
花头:下方花瓣红色的部分,用曙红调入少许的赭石调和成一种暖红色从花瓣的边缘往内分染小结构,笔法要轻松不用特别细腻,要保留一些笔触和水痕,能较好的体现花苞的凹凸质感。但是不要讲所有的花瓣边缘都处理的雷同,部分较亮的花瓣,边缘可以保留白粉的颜色。随后,用很淡的二绿从上方花瓣的根部大面积往外统染。
正叶、嫩叶:均平涂较淡的二绿色(头绿加少许白粉)。远景用色稍淡。
最后,将画面完全吹干熨平,再次用底纹笔蘸清水将画面的色渣和浮色淡淡洗刷。
背景:将画面全部用清水刷一遍后,趁湿在画面的上方及左下角连带所有物体和背景整体的大面积烘染墨青色(花青加墨),一定要趁湿染,颜色罩到花头和叶子上都不要去处理,让其自然渗化。花头最亮的部分如果少许污染了浊色,可以用斗笔趁湿的时候将花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圆球体最凸起的部分)吸除干净。
花头:干后,根部分别提染二绿和墨红色(曙红加稍许墨)。随后,用淡胭脂勾出露珠的轮廓,接着从露珠的亮面往暗面分染,然后用重胭脂画出投影,最后,用浓白粉将最亮的几片花瓣的边缘勾勒并点出露珠的高光。最后浓粉黄色(藤黄加白色)立粉法点蕊,朱磦勾蕊线。
正叶:部分模糊的墨线局部勾勒,花梗的正面勒墨青并且边缘留水线。部分前景正叶的尖端罩染极淡的褐色(赭石加墨)。反叶和托叶:淡胭脂水(胭脂加大量水)复勒。嫩叶:淡墨青色复勒。复勒的线条,都是根部粗尖端迅速变细。